七、請說明民主政治必須具備哪些條件?又實現民主政治又有何特質?並分析台灣民主發展

  的願景。

擬答:(一)民主政治必備的條件:

      Dahl認為民主政治是這樣的一個政體:政府回應公民的偏好,是公民為平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的,並提供所有公民同樣多的基會去形成偏好、表達偏好,且使他們的偏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政府行動時被平等對待,無論此偏好的內容如何,也無論來自於誰。為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達到上述目標,Dahl認為必須要滿足「公開競爭」與「包容成員」,凡是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足上述標準的,堪稱多元政體,而多元政體是比較接近民主理想的現實世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的政體,也是邁向民主政治的過渡性政體。Dahl認為為了要達成以上目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,必須要符合幾個制度上的要件,包括

      1.選舉產生的官員:凡具有政策制定權力的官員與民意代表,都必須經由選舉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產生。

     2.自由公平的選舉:民選官員與代表都是在經常且公平,無脅迫的選舉中產生。

     3.表達意見的自由:公民對於各種政治事務,無論是政府官員、政府、體制、社

      會經濟秩序或主流意識形態,都有表達意見的自由,且不需要擔憂會因為表達

      意見而遭到懲罰。

     4.接觸各種不同來元的訊息:公民有追求各種不同訊息來源的權利,且各式各樣

      訊息來源都背法律與已充分保障。

     5.社團的自主性:公民有權利組成各式各樣的獨立自主的社團,無論是政黨或利

      益團體,以便於去實現民主政治內所保障的各種權利。

     6.包容性的公民身分:每一個永久居住且守法的成年人都應該擁有與他人同等的

      權利,進行上述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活動,包括選舉、被選舉、表達意見等。

   (二)實現民主政治有何特質:

      鞏固一個民主政體,必須把民主價值深植到心理,社會和政府制度中。因此實

      民主政治,大致可歸納出以下諸端特質:

     1.政治文化:政治文化會影響到民主政治的運作和品質。不同的政治文化對於民

      主所強調的妥協、合作、彼此信任、容忍不同意見、政府權限和基本人權,有

      不同的看法。

     2.公民社會:學者認為公民社會的存在,對於民主政體的正常運作,有以下幾個

      重要的貢獻:(1)集會結社權本來就是基本的民主權利之一;(2)社會團體可以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進其他民主權利,如言論,新聞自由等;(3)社會團體是學習民主價值的教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

     3.憲政體制:大部分民主化的學者都傾向支持內閣制。他們認為內閣制可以鼓勵

      政黨之間的妥協,以便形成國會多數,藉著倒閣權隨時監督政府的施政,並且

      藉由立法與行政權的合一,政府可以有效的推動民主改革。

     4.經濟發展:主張經濟發展與民主化之間有正面關係的學者認為,經濟發展會導

      致社會經濟功能分化和專業化,國家機器和領導階層不再能全盤控制社會和經

      濟的發展,而必須以協商替代命令。為了保障財產權和促進各行各業的利益,

      獨立自主的社團開始出現,並且經由社會和政治的動員,主動要求參與決策制

      定和執行過程。經濟發展也同時促進中產階級在滿足物質方面平均分配同時,

      ,也開始要求政治權力的重新分配,也就是說,經濟發展促進獨立自主的公民

      社會的擴張,民主政治因此產生。

    (三)台灣民主發展的願景:

       我們現在以上述的條件,特質,檢視台灣民主發展的經驗,可以發現除了憲

       政體制採取雙首長制(半總統制),導致總統閣揆權力分配不明,或者是朝

       小野大,衝突頻仍,急需改進外,台灣民主政治的前景大致上是樂觀的,民

       主應可得到鞏固。 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bhrma 的頭像
    bobhrma

    投資&高普考筆記

    bobhr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